(综合指南)选择合适的比色皿:类型、材料与用途

(综合指南)选择合适的比色皿:类型、材料与用途

比色皿是一种小型的长方形容器,专为盛放用于光谱分析的液体样品而设计。它们具有透明的光学窗口,使光线可以穿过样品,从而对液体的特性进行精确测量 [1]。

Lid for 10 x 10 mm Cuvette Center Hole
10mm比色皿
UV vis Spectrometer Cuvette
螺盖比色皿
crf fused cuvette
塞子盖比色皿

这些仪器在各种分析技术中都至关重要,例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以及其他需要精确光学测量的技术。

本指南详细介绍了比色皿的类型、材料、尺寸以及最佳使用方法。旨在帮助实验室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比色皿,以确保实验达到最佳效果。

关于本指南🧪

in this article

本指南专为实验室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设计,帮助您根据特定的分析需求选择并使用最佳的比色皿。


比色皿的用途是什么?🔬

比色皿是一种用于盛放液体样品进行光学分析的小型容器。它们能够测量特定波长下样品吸收或透过的光量,从而获得关于样品浓度、纯度、反应进程等关键的信息。

常见应用

common cuvette applications
  • 紫外-可见吸光度测量 🧬:
    • 目的: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定量DNA/RNA(260 nm)、蛋白质(280 nm或比色法)、酶动力学和化学物质浓度。
    • 典型用途:测量吸光度以确定样品的浓度或纯度。
  • 荧光测量 ✨:
    • 目的:观察样品的荧光发射情况(如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染料)。
    • 工作原理:使用激发光照射样品,通过透明的比色皿壁在90°角度测量样品发射的荧光。
  • 红外(IR)光谱测量 🌡️:
    • 目的:分析溶液中的分子振动。
    • 特别说明:在中红外范围的测量需使用专门的红外比色皿或液体池。
100mm Path Spectroscopy Cuvette Pair
紫外-可见比色皿
01 7
荧光比色皿
IR 10 mm Path Length 3 mL IR Cuvette
红外比色皿

在上述所有应用中,比色皿将样品保持在固定几何形状中,确保仪器光束照射到样品的特定光程长度。

比色皿设计 🛠️:

  • 标准比色皿形状:比色皿通常为方形截面,外部尺寸约为12.5 × 12.5 mm,可放入标准分光仪样品架中 [1]。
  • 设计特点
    • 两面透明窗口,供光线透过。
    • 两面磨砂或不透明侧壁,便于手持和贴标签。
    • 荧光与散射应用:具有四面透明窗口的比色皿可使光线也能从侧面测量 [2]。

为何使用比色皿?

  • 光程一致 📏:比色皿提供一致的光程(通常为1 cm),确保测量结果可重复。
  • 减少污染与蒸发 🚫:使用比色皿可在测量过程中降低污染和蒸发,保持样品完整性。
  • 多用途 💡:比色皿可容纳从数微升的专用微量池到几十毫升的大容量池的各种体积,适用于稀释样品和高浓度样品 [1]。
why using cuvettes

结论

比色皿是样品与光谱仪之间至关重要的接口。选择合适的比色皿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至关重要,能够确保分析结果达到最佳。


比色皿材料与光学特性 🧪

选择合适的比色皿材料对于获得准确的光谱测量至关重要。材料决定了比色皿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透光性、耐用性、耐化学性以及整体成本。比色皿必须在实验所用波长范围内保持透明,否则会吸收光线并干扰结果 [2]。

主要比色皿材料

材料波长范围优点缺点典型应用场景备注 / 提示
光学玻璃 🏮约 340 nm – 2,500 nm(可见光 ~ 近红外)成本低;可重复使用;在可见/NIR 范围透光性好< 340 nm 紫外区透光性差,不适合 UV 测量颜色比色分析、细胞培养 OD 测量、其他可见光应用💡 适合可见光实验;不适用于 260 nm DNA 定量等 UV 测量
紫外级石英 (熔融石英) 🔬约 190 nm – 2,500 nm(UV-Vis-NIR 全覆盖)UV 区高透(220 nm 透过率 ~83%);耐化学、耐高温;自发荧光极低价格高;易碎UV-Vis 光谱、核酸/蛋白定量、宽波长高精度测量⚠️ 300 nm 以下必须用石英;玻璃或塑料会导致数据不准
红外石英 (IR 石英) 🌡️约 220 nm – 3,500 nm(延伸至中红外)IR 区透过率高(2730 nm ~88%)价格昂贵;> 3.5 µm 仍有吸收,需要专用窗口IR 分光光度计、中红外光谱应用💡 中红外光谱需 IR 石英;大多数 UV-Vis 实验仍用标准 UV 石英
塑料比色皿 💧约 380 nm – 780 nm(可见光)低成本;一次性;不易破碎;400 nm 透过率 ~80%不透 UV(< 380 nm 强吸收);光学精度低;耐化学性有限蛋白质测定(BCA、Bradford)、细菌 OD 测定、教学实验⚠️ 不可用于 UV 测量(如 DNA 定量),会吸收 UV 并扭曲结果
UV 透明塑料 🌞可透 ~ 220 – 270 nm 的 UV,适用于 220 – 900 nm方便;一次性;可进行 UV 测量比普通塑料贵;光学质量低于石英;耐化学性有限石英不可用时的 UV 实验一次性替代🔍 确认透光下限:部分仅至 230 nm,260 nm DNA 可测,但深 UV 不够
其他材料 🌟依具体晶体而异(蓝宝石、CaF₂、NaCl 等)蓝宝石极硬耐刮、UV-Vis 区高透;特种晶体可用于深 UV 或 IR成本高;多为定制;应用范围窄高压池、深 UV 或中红外光谱等特殊场景💡 多用于特定研究需求,价格昂贵
which material for my cuvettes

选择合适的比色皿材料 🧐

  • 用于紫外及宽波长应用石英是“黄金标准”,可从 UV 延伸至 NIR 全波段透明,对 300 nm 以下的测量尤为关键 [2]。
    • 💡 提示:若拿不准,用石英最保险——它适用于 UV、可见光和 NIR 波段 [2]。
  • 仅用于可见光范围塑料光学玻璃在可见光 (~400–700 nm) 区间成本低、效果佳,但并不适合 UV 测量 [3]。
    • ⚠️ 注意:若需 UV 测量,切勿用玻璃或塑料凑合 [3]。

其他考虑因素 🧫

  • 化学兼容性
    • 玻璃与石英:对有机溶剂、酸和碱都有极佳的耐受性。
    • 塑料:对许多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敏感,可能溶解或产生裂纹。
    • 🔍 提示:若涉及有机溶剂或极端条件,请选用化学耐受性更高的玻璃或石英 [3]。
  • 成本 💸:
    • 塑料比色皿:最便宜,大批量采购常低于 \$1/个。
    • 光学玻璃与石英:前期价格较高,但可重复使用多次。
    • 💡 提示:若实验涉及 UV 测量或高精度分析,投资石英比色皿最划算——妥善使用可用多年 [2]。

常见比色皿尺寸与样品体积类型 📏

比色皿具有多种尺寸和内部容量,以适应不同体积的样品。尽管外部尺寸通常相似以便插入仪器样品架,内部尺寸(因而所需样品体积)可差异很大。选择宏量 (macro)半微量 (semi-micro) 还是微量 (micro) 比色皿,取决于可用于分析的样品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比色皿通常光程为 10 mm (1 cm),但样品槽的截面积和高度不同。

常见比色皿尺寸类别

大体积比色皿 (Macro Cuvettes) 🧪:

  • 容量:通常可容纳 > 3.5 mL。
  • 尺寸:标准 10 mm 光程比色皿,内宽 10 × 10 mm、全高约 45 mm,可容约 3.5 mL;更大尺寸可达 20–35 mL。
  • 使用场景:样品量充足时,或需要更大体积以保持温度稳定或便于混合。较大比色皿与温控样品架接触面积更大,适合温度敏感实验 [4]。
    • 💡 提示:当样品量充足,且对热稳定或大体积有要求时,选用宏量比色皿。
10 x 20 mm Long Path Length Fluorometer Cuvette
10 × 20 mm 比色皿
Fluorescence Reaction Cell 4 Polished Wall Macro Volume
大体积比色皿
04 23
定制大体积比色皿

标准(常规)比色皿 📊:

  • 容量:约需 3.0–3.5 mL 才能填满。
  • 尺寸:外部尺寸约 12.5 × 12.5 × 45 mm,可适配几乎所有分光光度计。
  • 使用场景:最常用的比色皿尺寸,通常用于通用 UV-Vis 分光光度测量。如果比色皿未标明具体类型,通常就是标准 1 cm、3.5 mL 类型。
    • ⚠️ 注意:如有疑问,标准 3.5 mL 比色皿是通用分光光度法的安全选择。
MLCT98 5 Quartz Particle Analyzer Cuvette
10 x 10 mm Cuvette
Cuvette for Spectrophotometer Screw Air Tight
3.5mL Screw Cuvette
10mm Standard Cuvette 3mL Screw
10mm Standard Cuvette

半微量比色皿 🧬:

  • 容量:可容纳中等体积(约 0.35–3.0 mL)。
  • 尺寸:通常具有更窄的内部宽度(例如 4 mm 而非 10 mm)或更低的高度,在保持 10 mm 光程的同时减少样品体积。部分半微量比色皿可容纳 1.0–2.5 mL。
  • 使用场景:样品量有限但需要准确 10 mm 光程时的理想选择。常见于生化测定,在此类实验中获取 >1 mL 纯化样品可能较困难。
    • 💡 提示:当样品有限但需要准确的 10 mm 光程测量时,半微量比色皿是完美选择。
10mm Semi Micro Cuvette Fused Chemical Resistant
10 mm 半微量比色皿
350 - 1700 uL 마이크로 사이즈 큐벳
350–1700 uL 半微量比色皿
Short Path Length of Cuvette Pair 5mm
短光程比色皿

微量(亚微量 / 超微量)比色皿 💧:

  • 容量:可容纳少量样品,范围从数微升至约 350 µL。
  • 尺寸:此类比色皿具有更小的内部宽度或高度,可大幅减少样品体积。一些超微量比色皿容积低至 50 µL 或更少。
  • 使用场景:适用于样品量稀缺的情况,例如珍贵蛋白样品、临床样品或试剂有限时。也常用于 DNA 测量,需要极小样品量。
    • ⚠️ 重要:微量比色皿通常要求特定的 Z 高度(光束相对于比色皿底部的垂直位置),必须与分光光度计的光束位置匹配 [4]。
    • 💡 提示:在样品体积有限时,微量比色皿至关重要;但务必确保比色皿与仪器正确对准,以获得准确读数。
100uL Sub-micro Cuvette with Different Z dimensions
100uL Sub-micro Cuvette
Sub Micro Cuvett fo Fluormeters 200uL
Sub Micro Cuvette 200uL
02 77
Micro Cuvette

流动比色皿 🔄:

  • 容量:范围从微量 (50–200 µL) 到更大体积。
  • 使用场景:专为液体持续流经比色皿而设计,常用于 HPLC 检测器、自动取样系统或动力学实验,可实现顺序样品分析或实时反应监测。
    • 💡 提示:流通式比色皿是连续分析样品或 HPLC 等需要顺序分析系统的关键组件。
    • 🛠️ 示例:一款 1 mm 光程、约 60 µL 内部体积的微量流通池,可用于极小体积样品的连续分析。这类比色皿采用玻璃或石英制成,配有坚固框架,可承受数 bar 压力 [6]。
Chemical Resistant Flow Cell
流动比色皿
Demountable 16 uL Flow Cell
16 uL 流动比色皿
4 Windows 2 mm Single Channel Flow Through Cell
2 mm 流动比色皿

总结:选择合适的比色皿尺寸 📐

比色皿尺寸丰富,可容纳的体积范围从不足 50 µL 到数十 mL。外部尺寸通常标准化以适配分光光度计,即便微量比色皿也能兼容。制造商一般按以下类别划分:

  • 大容量 (Macro):> 3.5 mL
  • 半微量 (Semi-Micro):0.35 – 3.5 mL
  • 超微量 (Sub-Micro):< 0.35 mL [2]

务必确保样品量略高于最小需求,以保证充分填充。许多实验方案建议将比色皿填充至约 80% 容量,以避免弯月面效应 [2]。

提示 💡:

  • 样品量充足,使用标准 3.5 mL 比色皿最为方便,无需特殊对准或适配器。
  • 若经常处理低体积样品,投资半微量或微量比色皿(以及仪器所需适配器)可节约宝贵样品,同时保持 1 cm 光程的准确测量。

光程及其重要性 📏

光程指光线在样品中传播的内部距离,本质上是两片光学窗之间样品槽的宽度。根据比尔定律 (A = ε·c·l),光程(通常以 cm 计)直接线性影响吸光度读数。

大多数分光光度法比色皿设计为标准 10 mm (1 cm) 光程,简化计算。例如,“标准 10 mm 比色皿”外部宽约 12.5 mm,两侧各有 ~1.25 mm 玻璃壁,内部光程正好 10.0 mm [2]。

为何光程重要 🧐

标准化 📐:

许多仪器校准、方法及结果单位均假设1 cm 光程。例如,生物分子的消光系数常按 1 cm 光程给出,这种标准化使计算直观且一致。

灵敏度 🌡️:

较长光程意味着光线穿过更多样品,给定浓度下吸光度提高,适用于极稀样品。例如,5 cm 或 10 cm 光程池能检测更低浓度,因为吸光度按比例增加 [7]。相反,短光程(如 1 mm)更适合高浓度样品,可避免检测器饱和。

仪器兼容性 🔧:

多数分光光度计默认适配10 mm 比色皿。然而,通过适配器或专用支架,通常也可使用更短或更长光程的比色皿 [2]。

比色皿光程范围 📊:

比色皿光程涵盖 0.1 mm 至 100 mm (10 cm),亦有可调光程的型号 [7]。但使用非 1 cm 光程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 数学校正:例如,5 mm 光程在同样条件下吸光度仅为 10 mm 光程的一半,需将读数乘以 2 校正至 1 cm 标准。
  • 仪器设置:若仪器允许,应输入正确光程以获得准确结果。
Dual Path Length of Cuvette 5mm x 10 mm
Dual Path Length 5 / 10 mm
04 1
Short Path Length Cuvette
01 45
5mm Cuvettes

常见替代光程 🔄:

  • 短光程比色皿5 mm2 mm 常用于高浓度样品。
  • 长光程比色皿20 mm50 mm100 mm 广泛用于低浓度测量或水质分析,尤其在环境化学中。

请注意,100 mm 光程的比色皿可能需要40+ mL 样品及专用支架。

实践中使用不同光程 🛠️

  • 短光程比色皿:若仅有10 mm 支架但需更短光程,可使用垫块填充空隙,使短比色皿正确对准。例如,某些微量比色皿底部带有4 mm 透明立方块,在微小样品槽中提供 10 mm 光程。
    • 💡 提示:短光程比色皿适用于高浓度样品,可通过适配器安装到标准支架。
  • 长光程比色皿:使用20–100 mm 长光程比色皿时,通常因长度增加需专用支架。部分分光光度计具可调光程支架,或需更换仪器。
    • 🛠️ 提示:长光程比色皿常用于环境与水质分析,但可能需要专用支架或仪器。

光程示意图 🖼️:

下图展示了光程范围 1 mm 至 100 mm 的比色皿。短光程比色皿 (1–5 mm) 常用于高吸光度样品,而长光程池 (20–100 mm) 则通过增加吸光度提高低浓度样品的检测灵敏度 [7]。

20mm Path Length Cuvette Size
20mm 光程比色皿
50mm Spectrophotometer Quartz Cuvette Size
50mm 光程比色皿
100mm Path Length Spectroscopy Cuvette Size
100mm 光程比色皿

光程一致性 🔍

无论选择何种光程,都确保其准确性!标准比色皿的制造公差严格(10.00 mm 光程通常为±0.01 mm)[2]。若使用两只比色皿(如样品 vs. 参比),二者应具有相同光程,并最好在透过率上匹配。

部分高端比色皿配对形式出售,具备经认证的相等光程。此外,市场上亦有双光程比色皿,在同一比色皿内设有两个不同光程的独立腔室,以测量不同动态范围。

pathlength
100mm or 10mm 双光程比色皿

小结

  • 1 cm 光程是最常用、最易操作的标准。
  • 若需偏离此标准,请谨慎操作,并在计算中应用适当校正
  • 在报告和计算中记录任何光程变化,以确保结果准确。

💡 提示:在条件允许时尽量使用标准 1 cm 比色皿。若需使用其他光程,务必校准并调整测量,避免误差。


选择合适的比色皿:关键考量 ⚖️

选择比色皿时,需要在材料体积光程等因素与实验的具体需求之间取得平衡。下面针对常见应用场景提供实用建议,帮助您挑选最佳比色皿。

紫外-可见光(UV-Vis) 吸光度测量(通用) 🧬

在测量 200–340 nm 范围的紫外波段(如 260 nm 的核酸定量、280 nm 的蛋白质定量或其他紫外化学分析)时,必须使用UV 透明比色皿

  • 最佳选择:石英比色皿,可确保无 UV 截断,适合精准 UV 测量 [4]。
  • 避免使用:普通玻璃或廉价塑料比色皿,它们会吸收 UV 光,导致读数失真 [3]。
  • 经济方案:若预算或便利性是考虑因素,可选一次性UV 透明塑料比色皿,但需检查其下限波长(通常约 230 nm,适合 260 nm DNA 定量,但不足以覆盖 <230 nm 的深 UV 测量)。
    • 💡 提示:进行常规 UV 与可见光测量时,备几只1 cm 石英比色皿最为稳妥;大量可见光样品可使用一次性PS 比色皿以提高效率。

荧光与光散射

荧光和光散射技术需要在与激发光束成 90° 角的位置检测光信号,因此必须使用所有侧面均为透明窗口的比色皿。

  • 最佳选择:具有四面透明窗口的高品质石英比色皿,可避免材料自发荧光 [2]。
  • 替代方案黑壁比色皿(侧壁与底部不透明)可减少杂散激发光和反射。这类比色皿吸收杂散光,仅从透明面检测荧光。
    • 💡 提示:大多数荧光实验使用四窗抛光的荧光级石英比色皿即可;若背景噪声较高,可考虑使用黑壁石英比色皿以提升信噪比。
    • ⚠️ 重要:确保比色皿尺寸适配仪器。有些荧光光度计使用标准 12.5 mm 方形比色皿,而板式读数仪可能不使用比色皿。
10mm Quartz Cuvette Standard
10mm荧光比色皿
FCT301 6 Quartz Cubic Cuvette 5 Windows
50mm比色皿
200uL Micro Volume Fluorescence Cuvette
200uL黑壁荧光比色皿

红外 (IR) 光谱测量 🌡️

IR 区域(尤其是中红外 2.5–25 µm 或 4000–400 cm⁻¹)测量吸光度时,标准比色皿并不适用。IR 测量需要专用池。

  • 中红外测量:使用由NaClKBrCaF₂ 等盐晶体制成的专用 IR 池,这些材料对湿气极为敏感,适用于 FTIR 光谱仪。这类池超出了典型 UV-Vis 比色皿的范畴。
  • 近红外测量(780–2500 nm):石英比色皿适用于近红外分光光度法,许多现代 UV-Vis 仪器可检测至 1500 nm。💡 提示:大多数2500 nm 以内的近红外应用使用石英比色皿已足够;若进行中红外测量,请使用 FTIR 厂商推荐的IR 专用池

极端浓度样品 📊

处理非常高浓度或极低浓度样品时,可能需要选择不同光程,以避免检测器饱和或提高灵敏度。

  • 高浓度样品:对于致密的细菌培养或高吸光度样品,可使用短光程比色皿(如 1 mm),以避免超出仪器线性范围。
  • 低浓度样品:在痕量浓度测定(如水中污染物)中,可使用长光程比色皿(如 50–100 mm)以增加吸光度并提高检测灵敏度。
    • 💡 提示:若仪器支持,可对高浓度样品使用短光程比色皿,对极低浓度样品使用长光程比色皿
10mm Quartz Cuvette Standard
1mm比色皿
long path length spectrophotometer quartz cuvette
50mm比色皿
200uL Micro Volume Fluorescence Cuvette
100mm比色皿

样品体积受限 💧

若经常需要处理小体积样品(常见于蛋白研究、临床样品或样品稀缺的情况),可以使用专用微量测量比色皿及系统。

  • 微量比色皿:专为小体积样品(低至 50 µL)设计,光程通常仍为 10 mm,但必须确保比色皿正确放置在光束路径中。
  • 适配器:部分仪器提供微量比色皿适配器,允许使用更小尺寸的比色皿(如 1 mm 光程池),从而模拟稀释后的 1 cm 光程比色皿效果。
    • 💡 提示:在样品量极少时,可考虑使用Hellma TrayCell 或其他微量比色皿系统,仅需一滴样品即可测量。
Self-masking Quartz Cuvette for Fluorescence
自遮光荧光比色皿
Spacer for 1 2 5 mm Short Path Cuvette
用于 1、2、5 mm 短光程比色皿的垫块
Adaptor Mount for 1-5 mm Cuvette
比色皿适配器

推荐摘要 📚

应用场景比色皿类型材料光程推荐
通用 UV-Vis 吸光度测量标准或一次性比色皿石英或塑料10 mmUV 测量用石英;可见光范围用一次性塑料。
荧光测定四面透明荧光级比色皿石英10 mm使用四窗抛光荧光级石英比色皿。
红外光谱测量红外专用池 (CaF₂、NaCl、KBr)红外石英 / 盐晶体视需求而定中红外用专用 IR 池;近红外用石英。
高浓度样品短光程比色皿 (1 mm)石英1 mm使用短光程比色皿避免检测器饱和。
低浓度样品长光程比色皿 (50–100 mm)石英50–100 mm使用长光程比色皿提高检测灵敏度。
样品体积受限微量比色皿配适配器石英1 mm对小体积样品使用微量比色皿。

提示 📝

  • 对于日常UV-Vis实验,1 cm 比色皿(UV 区用石英,可见光用玻璃)是标准之选。
  • 特殊用途比色皿适用于荧光、IR 光谱和微量测量等特定应用场景。
    • 始终再次核对比色皿规格:材料对应波长范围、体积对应样品量、光程对应预期吸光度范围。

仪器兼容性与比色皿尺寸 🧑‍🔬

大多数现代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度计都围绕经典的1 cm 方形比色皿设计。然而,确保所选比色皿与仪器兼容仍需关注三个方面:外部尺寸窗口定位(Z 高度)以及所需支架/适配器

外部尺寸 📐

标准分光光度计比色皿的外部截面尺寸通常为12.5 mm × 12.5 mm,高度约45 mm [5]。这些尺寸使比色皿几乎适配所有台式分光光度计。但若使用外形特殊(如长方形或圆柱形)比色皿,可能需要不同的托架。

  • 标准比色皿:多数 UV-Vis 实验用比色皿均适配标准 1 cm 方形托架
  • 专用仪器:部分仪器(如 Hach 比色计或某些旧款分光光度计套件)使用圆形比色皿或试管(如13 mm 圆形样品管),属于仪器专用
    • 💡 提示:始终确认比色皿能否放入仪器托架。若产品说明写有“适配标准分光光度计比色皿托架”,一般即可兼容多数仪器。

Z 轴高度(Z 维度) 🔍

Z 维度(Z 轴高度)是指比色皿窗口相对于仪器光束的垂直定位。这一点在微量比色皿短比色皿中尤为重要。

Self-masking Quartz Cuvette for Fluorescence
8.5mm 和 15mm Z轴高度
  • 标准比色皿:标准 3.5 mL 比色皿的光束中心通常位于~15 mm 高度,使光束穿过比色皿中心。
  • 微量比色皿:微量比色皿的Z 轴高度必须与仪器固定光束高度匹配。常见中心高度有8.5 mm15 mm20 mm [4]。
    • ⚠️ 警告:若将为某一 Z 轴高度设计的微量比色皿用在不同 Z 轴高度的仪器中,光束可能穿过样品上方或下方,导致无信号。务必查阅仪器手册确认正确的Z 轴高度,或用少量样品测试。
    • 💡 提示:部分比色皿厂商提供适用于 8.5 mm 或 15 mm Z 轴高度的微量比色皿版本,请务必选购与仪器兼容的型号 [9]。

比色皿托架与附件 🛠️

如果您计划使用非标准比色皿(例如长光程池流通式比色皿),务必确认仪器配备合适的托架安装座

  • 流通式比色皿:这类比色皿允许样品液体持续流经样品腔,通常需要与管路连接的流通池托架,以便在分析过程中固定比色皿。
    • 💡 提示:部分比色皿厂商提供流通池专用托架和适配器,请参考厂家建议。
10 mm Path Length Flow Through Cuvette Size
10mm流通比色皿
01 38
14mL流通比色皿
FCT283 9 Quartz Flow Through Cuvette 2 Screw Cap on Both Ends
200uL流通比色皿
  • 恒温托架:若使用半微量比色皿,请确保托架专为小型比色皿设计,以提供良好的热接触
    • 💡 提示:部分分光光度计配有可更换插槽,可适配更小尺寸比色皿并保持温度稳定。

专用仪器 🧑‍🔬

某些仪器完全不使用标准比色皿:

  • 酶标仪(Plate Readers):使用微孔板而非比色皿。
  • 专用 DNA 定量仪:采用内置微量平台进行测量,无需比色皿。

在这些情况下,需按仪器推荐的格式进行测量,比色皿选择不适用。

💡 提示:对于标准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度计,只要比色皿尺寸合适且与仪器光束对齐,您即可灵活选择比色皿。

比色皿通用兼容性 ⚙️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1 cm 比色皿的兼容性通常很高,适用于大多数品牌的分光光度计。但若偏离标准规格(如极小或形状特殊的比色皿),则需谨慎。

  • 标准 1 cm 比色皿:一般可在任意品牌分光光度计中使用 [5]。
  • 非标准比色皿:若计划购买新类型比色皿,建议先购买一两只在仪器中测试,确认尺寸与光束对齐后再大量采购。

总结 📝

  • 标准化:多数仪器针对标准1 cm 方形比色皿(外部尺寸12.5 mm × 12.5 mm,高度~45 mm)设计。
  • Z 维度:确保Z 轴高度(窗口高度)与仪器光束对齐,避免错位或无信号。
  • 适配器:使用非标准比色皿时,可能需要适配器专用托架以保证正确对准和操作。

💡 提示:若计划使用非标准比色皿,请联系仪器制造商确认兼容性及推荐附件。


比色皿的握持、清洁与维护 🧼

正确的保养与操作,尤其是对可重复使用的石英比色皿,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并确保测量准确至关重要。比色皿属于精密光学元件,在任何使用环节都应小心对待。

比色皿的握持 🧪

  • 正确握持:始终抓握磨砂面或不透明侧面(如有),若四面皆透明则握持边缘,避免用手指触碰清晰光学面。指纹与污渍会散射光或吸收紫外光,导致读数不准。
  • 佩戴手套:操作时建议佩戴清洁手套,防止指纹并隔绝皮肤中的油脂、溶剂与酸碱 [11]。
  • 避免硬质工具:不要使用金属镊子等硬质工具夹取比色皿,以免划伤或崩边 [11]。
    • 💡 提示:使用磨砂侧面进行握持与标记,这是专为此目的设计的。
cuvette handling 1

比色皿的清洁 🧽

  • 立即冲洗:使用后立即用能溶解样品的溶剂彻底冲洗。水相样品用去离子水,有机样品用相容溶剂(如乙醇)后再用水冲洗。
  • 避免残留干结:不要让残留物在比色皿内干结,干结或沉淀会更难清除。
  • 顽固残留:可用温和洗涤剂溶液或专用清洗液(如Hellmanex)浸泡清洗,避免使用磨砂刷。必要时可用棉签或包裹镜头纸的细管刷轻柔擦拭。
    • 💡 提示:清除有机残留可先用丙酮(在材料允许的情况下)冲洗,再用酒精及水冲洗,可有效去油并彻底清洁。
  • 石英比色皿:石英能耐受强酸/强碱(如硝酸或硫酸-过氧化氢混合液)深度清洗,但这是最后手段,之后需非常彻底地冲洗。
cuvette cleaning 1

防止划伤 🛑

  • 避免硬物接触:比色皿窗口经过精细抛光,应避免与任何硬物接触(如金属针刮擦、比色皿相互摩擦)。
  • 专用软刷:清洁比色皿时使用专用软刷或棉签,避免其他来源的磨粒。
    • 💡 提示:哪怕微小划痕也可能散射光,影响吸光度或荧光测量。

比色皿存放 🏠

  • 正确存放:将比色皿存放于防护盒或专用架,避免倾倒或相互碰撞 [11]。泡沫衬垫带独立槽位的盒子效果最佳。
  • 干燥后再存:清洗后用丙酮或酒精冲洗并晾干,可用洁净压缩空气或氮气吹干。存放时先保持开盖完全干燥,再加盖或遮盖防尘。
    • 💡 提示:存放于干燥环境,防止水渍或霉菌生长。
  • 日常使用:做多次测量时,用比色皿架保持竖直放置,切勿平放,以免滚落或溶剂渗入不应到之处。
  • 长期存放:对石英比色皿,远离酸性或腐蚀性气体,也避免长时间紫外光暴露,以防日晒变色
cuvette storage 1

专用 vs. 共用 🔒

  • 专用比色皿:若条件允许,为特定任务指定专用比色皿。例如留一只“参比空白”比色皿,仅用于溶剂空白读数,保持洁净。
  • 危害样品:处理放射性或生物危害样品的比色皿需适当标记并谨慎操作。若使用一次性比色皿,实验后应按规定处置。
    • ⚠️ 警告:在样品类型不兼容时(如有机溶剂与痕量金属分析交替),若未彻底清洁,切勿混用同一比色皿。

检查 🔍

  • 常规检查:定期检查比色皿是否浑浊、有划痕崩缺。将比色皿对光检查透明度。轻微划痕对吸光度影响不大,但会散射荧光。
  • 蚀刻或浑浊:若因清洁不当或溶剂损伤导致表面蚀刻或浑浊,应更换比色皿,避免影响定量。
    • 💡 提示:谨防塑料比色皿因高温高压灭菌或溶剂暴露而变形,任何形变都可能改变光程或渗漏。

校准维护 🛠️

  • 校准检查:对高敏实验,定期重新校准或检查比色皿光程。方法之一是填充已知吸光度的标准溶液,验证读数是否符合预期。
  • 纯水检查:填充纯水,验证分光光度计在全波段读数应接近零,说明比色皿本身无额外吸收。
    • 💡 提示:多数实验室若无特殊问题,一般无需频繁校准。优质比色皿在正常使用下长期稳定。

塑料比色皿 🧴

塑料比色皿通常一次性使用,不适合溶剂清洗或长期重复使用。通常测量一两次后即废弃。用溶剂清洗可能无法去除吸附分子,且塑料更易划伤。

  • 重复使用限制:若必须重复使用,限于同一检测或样品类型,避免交叉污染。仅用水冲洗,有机溶剂可能损坏塑料。
    • ⚠️ 警告:切勿用溶剂清洗聚苯乙烯比色皿,否则可能报废。

小结 📋

  • 谨慎握持:用磨砂或不透明侧握持,戴手套防指纹。
  • 及时清洗:用后立即清洗,避免残留干结。
  • 防划伤:避免硬物接触,使用软质清洁工具。
  • 妥善存放:干燥、密封、独立槽位存放,防潮防尘。
  • 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比色皿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保证测量准确。
cuvette handling summary

像对待高精度光学仪器一样呵护您的比色皿,它们才能为您多年提供可靠数据。


比色皿附件与定制选项 🛠️

除了基本比色皿本身之外,还有多种附件和定制选项,可增强比色皿功能或使其适配特定实验需求。

比色皿盖 🧳

比色皿盖对于防止蒸发污染并在实验过程中实现混合非常重要,可选方案包括:

  • PTFE(特氟龙)盖:简单可重复使用,置于比色皿顶部以防蒸发和污染。虽非完全气密,但化学惰性,适用于大多数应用 [3]。
  • 硅橡胶塞或 PTFE 塞:密封性更好,使比色皿几乎气密,可轻摇不漏液。适合混合并防止空气污染 [3]。
  • 带隔膜螺旋盖:最安全的封口方式。螺旋盖内含橡胶隔膜,可用注射器直接穿刺取样,无需打开比色皿。适合需气密条件的实验,如厌氧实验或在仪器内加入试剂。
    • 💡 提示:如需气密封闭或在测量中添加试剂,请使用带隔膜螺旋盖比色皿,在厌氧实验或比色皿已置于仪器时尤为方便。

比色皿托架与支架 🧰

正确的存放与测量期间的稳固操作可防止洒溢并保持稳定。比色皿架与专用托架可以帮助实现这些目标。

  • 比色皿架:丙烯酸或泡沫材质的架子可保持比色皿直立,防止倾倒。
  • 恒温托架:适用于温度敏感测定,通过循环水保持比色皿恒温。
  • 磁力搅拌托架:托架下方有小磁力搅拌子,可在测量期间搅拌样品,确保均匀。
  • 多比色皿换槽器:在高通量实验中,一些分光光度计提供转盘式托架,可顺序测量多支比色皿。
    • 💡 提示:若需进行温度敏感动力学实验,建议使用带搅拌功能的恒温比色皿托架,以保持温度均匀并防止沉淀。
    • ⚠️ 注意:搅拌时务必加盖,防止飞溅和污染。

定制比色皿🛠️

当市售标准比色皿无法完全满足实验设计时,与制造商沟通专属定制是最灵活的解决方案。下列模块可按需单独或组合调整:

cuvette customization options
可定制项目典型选项适用场景备注
尺寸/光程1 mm、2 mm、5 mm、20 mm、100 mm 等;异形高度;超薄壁设计微量样本、超高浓度样本、长光程低吸收测定定义体积与路径长度前,先估算所需吸光度范围
几何形状方形、矩形、圆柱形、锥形、斜面窗口浊度测定、颗粒悬浮液、散射最小化圆柱形适合浊度监控,锥形可降低死腔
接口/端口Luer、螺纹、卡箍、法兰;顶部注射口;侧面取样口流动注射分析 (FIA)、停流技术、在线监测端口尺寸应与泵管/接头公差匹配
窗口处理黑化侧壁、磨砂窗口、阶梯式双窗口、抗反射 (AR) 镀膜高灵敏度荧光、光敏样本、双光束补偿黑化可抑制漫反射,AR 镀膜提升透过率
材料升级UV-级熔融石英、IR 石英、特种光学玻璃、PFA/PTFE、蓝宝石极端 pH、强腐蚀溶剂、宽光谱 (190–3 500 nm)选择材料前确认仪器光源及接收器覆盖波段
温控/附加组件双层夹套 (水浴/油浴)、内嵌热电偶、Peltier 温控底板酶动力学、温度依赖性吸收/荧光温控精度常见 ±0.1 °C
流动系统单通道或多通道流通池;蠕动泵兼容软管;快速换液设计连续工艺监测、HPLC 检测后端、葡萄糖生物反应监控流动方向与探测光束正交可减小气泡干扰

比色皿选型与下单小贴士 💡

  1. 测量光谱区间
    • 若最低波长 < 230 nm,优先选 UV-级熔融石英;若仅可见光,可用经济型光学玻璃或塑料。
  2. 仪器兼容性
    • 提供 品牌 + 型号 + 光路图 给制造商,可避免窗口位置或卡槽尺寸不匹配。
  3. 体积与路径长度配合
    • 用 Beer–Lambert 定律预估 A 值,避免“过吸收”或“信号太弱”后再返修尺寸。
  4. 密封与耐化学性
    • 鉴别实验介质(酸碱、溶剂、盐浓度)后再确定胶圈材质 (Viton、PTFE 等)。
  5. 批量 vs. 单件
    • 单件定制单价高,可与同事合并需求,或一次下单多规格样品包测试。

🔍 若需复合要求(如高温 + 强酸 + UV),尽早提供完整实验参数给供应商,以便同时校核材质、密封件与加工公差 [1]

通过上述维度组合,可打造与实验完全贴合的专属比色皿,显著提升测量准确性并降低后期返工成本。

cuvette tips
Triangle Cuvette 1.75 mL Flat Bottom
三角形比色皿
04
两端开口比色皿

不同的定制比色皿

01 9
流通式比色皿

校准与参考附件 📏

某些附件对于维护校准和验证仪器性能至关重要:

  • 校准标准:放入比色皿槽的中性密度滤片或参考材料,可用于验证分光光度计性能
  • 比色皿校准工具对准靶可用于检查比色皿与仪器的光路对准,确保测量准确。💡 提示:进行高灵敏工作时,可使用校准工具确认比色皿与分光光度计正确对准且运行正常。

其他建议 🧳

购买比色皿时,考虑配备以下附件以保持比色皿最佳状态:

  • 备用盖:备用盖在需要气密封或特殊试剂时非常有用。
  • 清洁套件:部分厂商提供包含清洁液无尘擦拭布的专用清洁套件,可延长比色皿寿命并保持性能。
  • 存储盒:若比色皿未自带存储盒,可购买一个以防尘、防划伤并避免污染。

小结 📚

为确保最佳实验结果和比色皿的长久使用:

  • 比色皿盖与封口:使用 PTFE 盖、硅橡胶塞或带隔膜螺旋盖以防护、混合或添加试剂。
  • 比色皿托架与架子:使用架子正确存放,比色皿托架具温控或搅拌功能适合敏感测定。
  • 光学滤片与插片:用于调整光路或修改光程以满足实验需求。
  • 定制比色皿:当标准尺寸与配置无法满足需求时,可联系厂商定制。
  • 校准与参考附件:使用校准工具保持测量准确。

通过选择合适附件并确保正确的握持、清洁与维护,您的比色皿将在各种实验中提供可靠且长期的性能。

cuvette summary

快速参考:常见场景的最佳比色皿选择 📚

为了将所有内容整合在一起,以下为您提供一份速查指南,帮助在不同常见实验场景中快速选用合适的比色皿:

cuvette selection

DNA/RNA 或蛋白质 UV 吸光度 (260/280 nm) 🧬

  • 最佳选择石英比色皿(1 cm 光程)可实现高精度 UV 测量。
  • 样品体积受限:若样品体积 < 1 mL,可使用微量石英比色皿并匹配适当 Z 高度,或使用微量测定装置
  • 避免玻璃普通塑料比色皿,它们会吸收 UV 光,扭曲结果 [4]。

比色法蛋白测定 (如 Bradford, BCA 于 595 nm 或 562 nm) 💡

  • 最佳选择一次性塑料比色皿(PS 或 PMMA)便于高通量操作,且在可见光范围透光性足够 [3]。
  • 高精度需求:可选用光学玻璃石英比色皿,但对于此类测定并非必需。
  • 体积:通常≥ 1 mL,因此半微量标准比色皿均可。

细胞培养 OD 600 测定 🧫

  • 最佳选择聚苯乙烯一次性比色皿是微生物学中测量OD 600的标准工具,价格低廉,且 600 nm 处透光性良好 [3]。
  • 高 OD 样品:若 OD > 1,可稀释样品或使用短光程比色皿(如 5 mm 光程),此时需将读数乘以 2 进行校正。💡 提示:对于高密度培养物,采用短光程比色皿并相应调整读数。

可见荧光团荧光测定 (如 FITC, GFP)

  • 最佳选择四面透明石英比色皿(1 cm 光程)可最大化荧光信号 [1]。
  • 样品珍贵:如样品体积有限,可选微量四窗比色皿;请确保荧光光度计能将激发光与发射光聚焦到小体积样品上。
  • 黑壁比色皿:当背景光干扰较大时,可使用黑壁比色皿以降低杂散光。

需搅拌的动力学实验 (如酶动力学) ⚙️

  • 最佳选择:使用带搅拌子塞盖标准石英或玻璃比色皿
  • 磁力搅拌:确保比色皿可放入带磁力搅拌器的托架。
  • 温度控制:温度敏感实验可选大容量比色皿以增强热接触,但配合 Peltier 托架的标准比色皿通常已足够。💡 提示:若需持续搅拌,请使用带搅拌子的比色皿。

高通量测定 🏁

  • 最佳选择:对于多比色皿换槽器(如转盘式一次测量 6–8 支比色皿),使用匹配成套玻璃或石英比色皿以确保一致性。
  • 更高通量:若通量需求非常高,可考虑转用微孔板;许多板式读数仪已能实现类似多比色皿的测量。

特殊溶剂或极端 pH 🧪

  • 最佳选择:当使用强溶剂或极端 pH 时,使用石英玻璃比色皿,避免使用塑料
  • 耐化学比色皿:可选择熔融石英(无胶)比色皿,以耐受氯仿甲苯及强酸等溶剂 [3]。💡 提示:处理苛刻化学品时,选用耐化学熔融比色皿以避免渗漏或蚀刻。

长光程需求 (低浓度分析物) 📏

  • 最佳选择:若仪器允许,使用长光程石英流通池长管比色皿
  • 替代方案:对于中等需求,可使用20–50 mm 比色皿以提高灵敏度 2–5 倍,但需确认仪器支持。💡 提示:若在检测极限附近,可采用长光程比色皿提高低浓度分析物的灵敏度。

通用速查提示 🔑

  • 空白校正:测量前始终使用同一比色皿装溶剂或缓冲液进行空白校正,消除比色皿差异带来的误差。💡 提示:精确测量可用同一比色皿进行空白与样品测定。
  • 记录文档:记录比色皿使用情况,包括光程材料及实验中使用的任何自定义设置,可避免因比色皿种类或操作不当造成的错误。💡 提示:执行关键测量时,务必记录比色皿规格以确保可追溯性与一致性。

结论 🏁

本指南提供了基于常见实验需求的速查参考,帮助您快速选择合适的比色皿。无论您从事UV-Vis 吸光度荧光分析动力学高通量测量,了解各种比色皿的材料、光程与体积如何匹配应用,可最大化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的性能,确保结果可靠且可重复。


常见问题解答 (FAQs)

1. 微量比色皿与大容量比色皿有何区别? 🧪

回答

  • 微量比色皿设计用于极小样品体积,通常为数微升至约 1 mL,常用于样品宝贵的实验,如蛋白质或 DNA 测定。
  • 大容量比色皿则可容纳更大体积样品,通常> 3.5 mL,在样品充足的常规分光光度实验中使用。

2. 可以用塑料比色皿做 UV 测量吗? 🌞

回答:不建议在UV 测量(特别是< 340 nm的波段)使用塑料比色皿。塑料在该波段通常吸收光线,会扭曲结果。UV 测量应使用石英比色皿,因为石英在 UV、可见和 NIR 区均高度透明。

3. 如何为实验选择合适的比色皿材料? 🔬

回答:选择比色皿材料需基于测量波长范围。若做UV 测量,建议选用石英;若做可见光测量,可使用玻璃塑料比色皿。如使用强溶剂或极端 pH,应使用耐化学石英或玻璃。确保比色皿材料可耐受样品溶剂并在所需波长范围保持透明。

4. 塑料比色皿可以重复使用吗? ♻️

回答:塑料比色皿通常是一次性产品,不建议在不同样品间重复使用,尤其是涉及有机溶剂化学样品时。如需重复使用,应仅限于相同检测或样品类型,以避免交叉污染,且只用水冲洗。

5. 为什么必须避免在比色皿上留下指纹? 🖐️

回答:指纹会散射光、增加吸光度污染样品,导致结果不准确。皮肤油脂尤其会影响UV 测量的荧光读数。操作时应通过磨砂面握持比色皿,佩戴手套,避免触碰光学窗口。

6. 比色皿划伤怎么办? ⚠️

回答:划痕会散射光并扭曲测量,尤其在荧光吸光度实验中。轻微划痕的比色皿仍可用于吸光度测量;若出现浑浊蚀刻严重划痕,应更换。损坏会导致性能下降和结果不一致,特别是在高精度实验中。

7. 使用后应如何清洁比色皿? 🧼

回答:使用后应立即用合适溶剂冲洗比色皿(例如水样用去离子水,有机样品用乙醇)。顽固残留可用温和洗涤剂专用清洗液(如Hellmanex) 泡洗,勿用磨砂刷。可用棉签包镜头纸的细刷轻柔清洁。最后彻底冲洗并晾干,再存放。

8. 使用微量比色皿时如何确保正确对准? 📏

回答:微量比色皿通常具有特定的Z 高度。确保比色皿在分光光度计中的位置正确,以免光束穿过样品上方或下方。制造商常提供多种 Z 高度选项(如8.5 mm15 mm),请检查仪器与比色皿规格。可用染料滴液测试,确认光束对准。

9. 能否使用同一比色皿测定不同类型样品? 🔄

回答:不建议在不同化学性质的样品之间混用比色皿。例如,从有机溶剂样品转到痕量金属分析样品时,应彻底清洁或换用专用比色皿,以避免交叉污染。可为比色皿指定用途,如参比空白或仅用于特定样品。

10. 如何正确存放比色皿? 🏠

回答:正确存放比色皿应放于保护盒或比色皿架,防止倾倒或损坏。确保比色皿完全干燥后再存放,以避免水渍霉菌。竖直存放,避免堆叠或粗暴操作。长期存放石英比色皿时,应远离酸性气体腐蚀性蒸汽,并减少UV 暴露,以免玻璃日晒变色。


参考信息 📖

所提供的信息编译自光谱附件指南和比色皿制造商数据表,包括不同材料的透射范围 [3]、比色皿操作最佳实践 [11],以及将比色皿与应用匹配的专家建议 [3]。这些资料强调,选择正确的比色皿(材料、光程、体积)对于获得准确测量结果和确保仪器兼容性至关重要 [4]。

  1. Which Cuvette Should You Use? Micro-Volume vs. Macro-Volume, VIS vs. UV, Glass vs. Plastic – CotsLab
    https://cotslab.com/which-cuvette-should-you-use-micro-volume-vs-macro-volume-vis-vs-uv-glass-vs-plastic
  2. Guide to Cuvettes | Spectrecology
    https://spectrecology.com/blog/guide-to-cuvettes/
  3. Cuvettes for Spectrophotometer: a Comprehensive Guide – Qvarz
    https://qvarz.com/cuvettes-for-spectrophotometer/
  4. Which Cuvette Is the Right One? Glass vs. Plastic, VIS vs. UV, Micro-Volume vs. Macro-Volume – Eppendorf US
    https://www.eppendorf.com/us-en/lab-academy/lab-solutions/other/which-cuvette-is-the-right-one-glass-vs-plastic-vis-vs-uv-micro-volume-vs-macro-volume
  5. Types Of Cuvettes And Cells | ICuvets Cells
    https://icuvets.com/en/types-of-cuvettes-and-cells/
  6. Some Instructions for Using Flow-Through Cuvettes with Screw Connectors – Qvarz
    https://qvarz.com/for-compact-flow-through-cuvettes-with-screw-connections/
  7.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Cuvette Selection Guide – Aireka Cells
    https://airekacells.com/cuvette-guide#cuvette-path-length
  8. Choosing the Material for Cuvettes: Quartz or Glass? – J&K Scientific
    https://www.jk-sci.com/blogs/resource-center/choosing-the-material-for-cuvettes-quartz-or-glass
  9. UV VIS Cuvettes – BRANDTECH Scientific
    https://shop.brandtech.com/en/life-science-consumables/cuvettes.html
  10. BrandTech Ultra-Micro UV-Transparent Spectrophotometry Cuvette
    https://www.universalmedicalinc.com/brandtech-brand-uv-transparent-spectrophotometry-cuvette-ultra-micro.html
  11. Best Practices for Handling and Storing Quartz Cuvettes – Qvarz
    https://qvarz.com/best-practices-for-handling-and-storing-quartz-cuvettes%ef%bf%bc%ef%bf%bc%ef%bf%bc/
  12. Cell (Cuvette) Spinbar Magnetic Stirring Bar – Bel-Art Products
    https://www.belart.com/cell-cuvette-spinbar-magnetic-stirring-bar.html

这些链接将提供有关比色皿及其应用的更多资源和进一步阅读。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或其他格式,请告诉我!


免责声明 ⚖️

本指南所提供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基于光谱分析与比色皿选择中的公认做法。虽然我们已尽力确保内容准确,但比色皿、附件及定制选项的选择仍应根据您的具体实验需求,并遵循仪器与比色皿制造商的建议。

我们强烈建议用户参考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及其他实验室设备的用户手册,并查阅比色皿和附件的制造商数据表,以确认兼容性并确保正确操作与使用。

本指南中的推荐基于标准实验室实践,并非适用于所有仪器、实验或条件。用户应自行进行调研与测试,以验证任何设备或附件是否适合其特定应用。

我们对内容中的任何错误或遗漏及因使用本信息所产生的任何后果概不承担责任。请始终遵循安全指南最佳实践,妥善处理化学品、危险材料及精密设备,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高效。